首页 > 关于阳光 > 阳光快讯> 参考消息连载报道之《金融快公司的“阳光法则”》
参考消息连载报道之《金融快公司的“阳光法则”》
作者:张杰 雷景 文章来源:参考消息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0-09-09
阳光保险高速发展得益于正确的战略选择与高效的创新盈利模式
当快公司也能够从金融企业中产生,当不断刷新的数据让许多研究者惊愕,阳光保险的成长法则和盈利模式恍然间为业界所趋之若鹜。为什么?除了它坚定的战略以及“咬定战略不放松”的韧性,除了尽早集团化带给他们的优质平台,还有哪些“制胜法则”?
“制胜法则”1:选准股东
尽管在资本时代,资本的话语权毋庸置疑,但能够做到在需要钱的时候不盲从于资本,仍然能够把企业理想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,却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够做到的。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认为,一个有强大实力的、健康的、有战略思想和现代金融意识的股东群体,一个分散、平衡、多元的股权结构,才是阳光所需要的。一个好的股东,必须具有投资金融、保险业的很好的投资理念;对于公司经营的态度是“支持而不干预,参与决策而不控制决策”。
对已形成的阳光保险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,张维功曾这样总结:“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优势,这个优势再过5年、10年,将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,作为创业者,我们的精力没有白费。”
“制胜法则”2:选准起点
从2005年当时行业发展来看,人身保险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7成以上,寿险公司市场更大。但根据保险业自身规律,寿险实现盈利的周期大约是7—8年,而产险公司相对少一些,需要3—5年时间盈利。阳光保险决定先成立产险公司,并尽快实现盈利,让股东们坚定信心。不负众望,阳光产险打破行业规律,使这一选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见到了效果,提前并连续4年盈利。
“制胜法则”3:追求“不同”
张维功经常讲的话是:“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,阳光要走在别人前面,要做得比别人好,仅仅学习是不够的,一定要创新。”
为保持创新的不竭源泉,阳光保险要求,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都要努力追求“一点点不同”,鼓励员工解放思想、突发奇想、大胆突破,提出颠覆式的创新建议。为了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、有力推动创新,集团设立了战略与创新发展中心、新业务部两个部门,还设立了创新专项基金,每年提取固定比例费用进入基金,专门用于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和奖励。
在创新原则的推动下,制定出在车险市场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全球首张车险生命表;专门查处理赔环节违法违纪和欺诈行为的首家保险“检察院”(理赔监察局);打破传统寿险个、团、银单独渠道的首个“六线并进大营销模式”等等近乎专利一样的纪录性“制胜法则”纷纷诞生并发挥效力。
“制胜法则”4:红黄蓝模式
同样作为创新的一部分,2005年,阳光保险确立了“红黄蓝”盈利模式,确保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不偏离创造价值这一企业经营的主线。在目标市场管理上,按照价值贡献高低区分为“红色”的高风险亏损业务,“黄色”的介于盈亏平衡点和微利之间的业务,“蓝色”的高价值业务,针对不同的客户和业务,制定不同的核保、销售、服务策略,合理控制业务结构。
“红黄蓝”模式也被应用于机构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风险控制等多个领域。经过五年实践,“红黄蓝”盈利模式日臻完善,并成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独门利器。该模式曾获得当年国内企业最佳商业模式大奖,后被同业及其他行业争相研究、效仿。
“制胜法则”5:全球定位
管理团队一直以国际化的标准打造阳光保险。首先体现在人才的国际化上,金融危机发生后,集团高层去华尔街抄底多名优秀投资人才,不断充实着国际化精英团队。目前集团、产寿险班子成员中,有一半左右具有海外和外资公司高管经验,他们准确把握了国内外经济特点,融入了国际游戏规则和国际先进管理经验。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,阳光保险与风险转移最多元化的瑞士再保险公司、世界最大的保险人和再保险人英国劳合社在加强国际风险信息共享、人员培训、保险技术交流等多领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。
站在公司成立五周年新的起点上,管理层满怀信心:阳光保险将继续践行“诚信、关爱”、“创造价值”的核心价值观,发扬“战胜自我”的企业精神,以共同成长为企业使命,为客户创造价值,让员工富有成就,为社会营造和谐,让股东获得厚报,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保险金融集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