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关于阳光 >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> 致雪域高原的青春——记首届保险业“优秀服务标兵”阳光财产保险西藏分公司谭生虎
致雪域高原的青春——记首届保险业“优秀服务标兵”阳光财产保险西藏分公司谭生虎
作者: 文章来源:中国保险报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3-07-05
28岁的谭生虎,是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理赔服务部的查勘定损员,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他一干就是5年,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阳光财产保险系统,乃至西藏保险业惟一获得首届保险业“优秀服务标兵”殊荣的员工。他是阳光产险几千名查勘定损员的缩影。
好男儿志在四方
2011年9月,在公司领导的推荐下,谭生虎由青海只身入藏,加入了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阳光产险西藏分公司。
作为独子,年迈体弱的父母需要他照顾;作为新郎,妻子对他依依不舍,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我愿意去西藏闯一闯。”
初入雪域高原,一次小感冒便让他足足治疗了15天,他初次感受到了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,但他坚持着整整20个月没有回家。查勘工作往往没有昼夜之分,深夜出险又常在路况危险的偏远山区。2012年10月,谭生虎因疲劳过度住进医院,住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让同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和妻子,此时的他已经两个月没有主动和家人打过电话,每当谈起此事,他都深深歉疚。
西藏的活地图
阳光产险西藏分公司成立之初,在只有一名查勘定损员的情况下,维持了20个月的正常运转。也就是说,西藏的1个地级市、6个地区、73个县,120多万平方公里都在谭生虎的工作范围内。肩负车险、人伤双重查勘和案件处理任务,谭生虎查勘累计行程超过8万公里,经手的案件不下1000件,赔款金额累计500多万元,平均结案周期仅不足6天。
在这20个月里,谭生虎翻越过海拔5800多米的高峰,下过纵深不可测的河沟山谷,在冰天雪地的雪域高原辗转查勘,解救客户。20个月的磨练,西藏的任何一个地点,甚至不起眼的小县城,他都能立刻说出行车路线、风俗习惯和注意事项,因此被大家誉为“西藏的活地图”。
三天里瘦了4斤
2012年5月23日,一辆重型水泥罐车沉入了林周县的旁多水库,侥幸逃生的驾驶员近乎绝望地瘫坐在岸边。接到报案的谭生虎立刻动身赶往距拉萨150公里的事故现场。为争取时间,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,在勘探完现场、征得司机同意后,谭生虎立即前往施救公司搬救兵。几个小时后,他带来了2台大型吊车和1台大型拖车,并从上游租赁了采砂船舶。在与当地水库武警护卫部队商讨如何开闸泄水后,经过58小时的日夜奋战,受损车辆终于被成功打捞了出来。
整整三天两夜,谭生虎没有合过眼,白天指挥作业,夜晚一边吃着泡面喝着矿泉水,一边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最新情况。58小时的奋战,让谭生虎整整瘦了4斤。在长时间强紫外线的照射下,汗水和泥水浸泡过的衣服紧紧裹在身上,他的脸部也出现了大面积脱皮。事实上,这次救援早已超过了一名查勘员的工作职责。
48小时勘破假案
2011年10月26日12时,谭生虎接手了一起发生于10月24日西藏那曲地区的单方事故。在调看该车辆的承保情况时,他发现该车保单于10月22日零时刚刚生效,且事故车辆承保时的验车照片与报案时描述的车辆情况明显不符。查勘员的直觉告诉他,这很可能是一起骗赔案。
26日下午,他赶往事故发生地那曲县取证。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,人迹罕至,加上大雪封山,路况极差。到达现场后,谭生虎经过认真比对现场碰撞痕迹与报案时的描述,发现车辆受损位置有轻微锈迹,这肯定不是刚刚碰撞的。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,当晚8时,在野兽出没的藏北草原上,他冒着风雪走访了周边40平方公里内近50户牧民。终于在距离事故现场8公里之外的一个牧场里找到了目击者。很快他锁定了这起事故的真实案发时间应为2012年10月20日,从那曲地区交警队调取的车辆通行记录视频也证明了这一推断。真相在48小时内浮出了水面,谭生虎为公司挽回了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。案件告破后,谭生虎的手、脚、耳和脸部多处冻伤,加上高原反应,他全身浮肿并伴随严重的感冒。
可就在两天后,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公司,出现在了事故查勘现场,出现在了客户身边。
好男儿志在四方
2011年9月,在公司领导的推荐下,谭生虎由青海只身入藏,加入了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阳光产险西藏分公司。
作为独子,年迈体弱的父母需要他照顾;作为新郎,妻子对他依依不舍,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我愿意去西藏闯一闯。”
初入雪域高原,一次小感冒便让他足足治疗了15天,他初次感受到了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,但他坚持着整整20个月没有回家。查勘工作往往没有昼夜之分,深夜出险又常在路况危险的偏远山区。2012年10月,谭生虎因疲劳过度住进医院,住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让同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和妻子,此时的他已经两个月没有主动和家人打过电话,每当谈起此事,他都深深歉疚。
西藏的活地图
阳光产险西藏分公司成立之初,在只有一名查勘定损员的情况下,维持了20个月的正常运转。也就是说,西藏的1个地级市、6个地区、73个县,120多万平方公里都在谭生虎的工作范围内。肩负车险、人伤双重查勘和案件处理任务,谭生虎查勘累计行程超过8万公里,经手的案件不下1000件,赔款金额累计500多万元,平均结案周期仅不足6天。
在这20个月里,谭生虎翻越过海拔5800多米的高峰,下过纵深不可测的河沟山谷,在冰天雪地的雪域高原辗转查勘,解救客户。20个月的磨练,西藏的任何一个地点,甚至不起眼的小县城,他都能立刻说出行车路线、风俗习惯和注意事项,因此被大家誉为“西藏的活地图”。
三天里瘦了4斤
2012年5月23日,一辆重型水泥罐车沉入了林周县的旁多水库,侥幸逃生的驾驶员近乎绝望地瘫坐在岸边。接到报案的谭生虎立刻动身赶往距拉萨150公里的事故现场。为争取时间,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,在勘探完现场、征得司机同意后,谭生虎立即前往施救公司搬救兵。几个小时后,他带来了2台大型吊车和1台大型拖车,并从上游租赁了采砂船舶。在与当地水库武警护卫部队商讨如何开闸泄水后,经过58小时的日夜奋战,受损车辆终于被成功打捞了出来。
整整三天两夜,谭生虎没有合过眼,白天指挥作业,夜晚一边吃着泡面喝着矿泉水,一边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最新情况。58小时的奋战,让谭生虎整整瘦了4斤。在长时间强紫外线的照射下,汗水和泥水浸泡过的衣服紧紧裹在身上,他的脸部也出现了大面积脱皮。事实上,这次救援早已超过了一名查勘员的工作职责。
48小时勘破假案
2011年10月26日12时,谭生虎接手了一起发生于10月24日西藏那曲地区的单方事故。在调看该车辆的承保情况时,他发现该车保单于10月22日零时刚刚生效,且事故车辆承保时的验车照片与报案时描述的车辆情况明显不符。查勘员的直觉告诉他,这很可能是一起骗赔案。
26日下午,他赶往事故发生地那曲县取证。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,人迹罕至,加上大雪封山,路况极差。到达现场后,谭生虎经过认真比对现场碰撞痕迹与报案时的描述,发现车辆受损位置有轻微锈迹,这肯定不是刚刚碰撞的。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,当晚8时,在野兽出没的藏北草原上,他冒着风雪走访了周边40平方公里内近50户牧民。终于在距离事故现场8公里之外的一个牧场里找到了目击者。很快他锁定了这起事故的真实案发时间应为2012年10月20日,从那曲地区交警队调取的车辆通行记录视频也证明了这一推断。真相在48小时内浮出了水面,谭生虎为公司挽回了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。案件告破后,谭生虎的手、脚、耳和脸部多处冻伤,加上高原反应,他全身浮肿并伴随严重的感冒。
可就在两天后,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公司,出现在了事故查勘现场,出现在了客户身边。